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一册下/第11课 修饰文字 /本课综合与测试
修饰文字 课件:14张PPT
给文字化妆——用word修饰文字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课程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学会使用word工具对文字进行“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等方面的修饰。Word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办公软件,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操作其实并不陌生,再加上“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等工具的操作方法相似,学生掌握了一种工具的操作方法,也基本掌握了其它工具的操作方法,因此,在对使用技巧的教学上,教师只需进行简单的点拨、引导即可。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单单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所有的技术手段最终都要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我觉得,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技术手段的意识,提高学生合理适当地使用技术手段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应该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基础,知道如何打开、保存word,如何输入文字。但文字随着内容的不同,往往需要不同的展现方式,学生对做出更美观的文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
压缩包内容:
11 给文字化妆——用word修饰文字 教学设计.doc
修改字号.doc
修饰文字 课件.ppt
大.mp3
小.wav
给文字化妆
给小报化妆(严肃版).doc
给小报化妆(卡通版).doc
给小报化妆(女生版).doc
给小报化妆(男生版).doc
给文字化妆.doc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二册下/第6课 收集多媒体素材(上) /本课综合与测试
章节名称 第6课收集多媒体素材(上) 学时 1
教材和内容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多媒体素材,掌握文字、图片这两种多媒体素材的采集方法,以及认识图片的常见格式。在教材第二册(上)中已介绍过上网查找资料、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的方法,本课对文字、图片的采集需要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教材还介绍了收集图片的其他方法。学习收集文字、图片资料的方法,能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为日后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多媒体素材。
(2)掌握在因特网上查找及下载文字资料的方法。
(3)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使用数码相机获取图像,使用扫描仪获取图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上机探究文字、图片的采集方法,结合老师的示范讲解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掌握文字、图片媒体素材的采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
(2)培养学生利用有效、便捷的方法采集信息的意识。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上网查找资料,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图片和整个网页,能够查看和整理文件等技能,但对文字、图片资料的收集方法缺乏系统认识,对使用数码相机获取图像和使用扫描仪获取图片的方法少有接触。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
压缩包内容:
第6课 收集多媒体素材(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二册下/第1课 调查旅游意向 /本课综合与测试
章节名称 第1课 调查旅游意向 学时 1
教材和内容分析 初步认识Excel,知道如何运行Excel软件,了解它的界面和单元格的命名规则,掌握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和调整行高与列宽的方法,学会创建不同类型的图表,尝试与Word协同工作。由于这是整个Excel教学部分的第一节课,学生能否顺利掌握这节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关系到今后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Excel的界面,理解单元格的命名规则。
(2)学会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3)能合理调整行高与列宽。
(4)能准确选择数据区域创建图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创设情境收集到的问卷调查数据录入到Excel工作表中,并调整行高与列宽,掌握数据的录入以及简单的排版操作。
(2)通过对数学中统计图的知识迁移到Excel中,进行数据图表的绘制操作;通过Excel软件的使用,提高软件的使用操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团结精神。
(3)通过评价交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观点的勇气和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了上学期学习word文档的经验,对于刚认识的Excel软件有一种无形的亲切感,因为这个软件同是Office系列软件的类型,所不同的是,word文档在处理文字方面有着强大的独具特色的功能,而现在学习的Excel,则在统计运算和图表制作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而两个软件的界面又非常相似,一些常见功能的使用方法也一样,因而对本单元的学习是陌生并熟悉着,学习起来应该比较轻松。
================================================
压缩包内容:
第1课 调查旅游意向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二册下/第8课 制作“广东风情游”多媒体作品 /本课综合与测试
章节名称 第8课制作多媒体作品——深圳欢迎你 学时 1
教材和内容分析 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并进行适当的美化,制作主题为“深圳欢迎你”的多媒体作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②会插入图片并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
③会运用艺术字设计标题
④能运用自选图形工具进行作品创作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完成制作“深圳欢迎你”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赏析、思考、动手绘制、美化及交流合作等学习活动,掌握PowerPoint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与信息素养。
②通过制作作品,学生交流合作、作品展示与互相评价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交流合作能力,体会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制作特色贺卡,对学生进行感恩和爱的教育。
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掌握了word排版编辑的基本技巧,对于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操作迁移学习理解和掌握方面难度不大。学生难掌握和易出错的地方在于设置背景和插入图片操作的混淆。
教学重点 设置背景、填充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 填充自选图形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
压缩包内容:
第9课 制作多媒体作品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二册下/第7课 收集多媒体素材(下) /本课综合与测试
章节名称 第7课收集多媒体素材(下) 学时 1
教材和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7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音频与视频文件下载的方法,掌握打开文件的操作以及初步学会裁剪声音和视频素材的方法。在前面的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字、图片素材的下载、保存方法,通过本课认识部分播放软件以及它们的作用,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多媒体素材格式;学习裁剪音频或视频素材,能让学生学会对多媒体素材进行合理加工的技巧,为以后进行综合多媒体作品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下载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2)认识常见的音频、视频格式。
(3)了解使用各种播放器播放音频、视频文件的方法。
(4)了解裁剪音频、视频文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下载、裁剪并播放一些具体的音频、视频素材,掌握音频、视频素材的收集、处理方法。
(2)通过使用几种播放器,提升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素材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课程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文字以及图片的下载保存方法,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搜集及保存。在日常学习中会用一部分的播放软件播放音频和视频,对音频、视频素材的编辑操作方法陌生。
教学重点 掌握裁剪视频文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对音频、视频素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创作。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媒体资源 ①学生素材库
②教学光碟
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导入 1.贝贝想收集奥运会的动感资讯,例如《北京欢迎你》和奥运开幕式的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一册下/第4课 无名指、小指也争强 /本课综合与测试
第4课无名指、小指也争强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针对“无名”、“小指”所负责击打的键进行专项的练习,同时结合所学的指法进行简单的英文单词输入练习并总结出击键“小妙招”;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各手指击键的方法,还很好地复习了英语单词,使学生在看、记、练、背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本课以对比练习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无名指和小指在输入时的灵活性不如其他手指,但是可以通过经常练习,增强它们的灵活性;通过填写键位,手指连线明确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法分工。再通过知识迁移和实践操作归纳出无名指和小指的击键方法,并通过单词、拼音和“金山打字2006”指法训练课程等练习予以强化所学的击键指法,形成击键技能。
利用“金山打字2006”指法训练课程中的“常错键位”功能发现学生个体的击键问题,提醒注意。再利用“键位纠错练习”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改正错误。课本最后的“小妙招”是对字母键区击键方法的总结,通过指导学生回忆、理解来更好地指导击键。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能较熟练地输入基本键字符以及学会了使用“食指”、“中指”输入它们所负责的字符,针对不太灵活的“无名指”与“小指”展开专项的练习;在掌握各手指的击键分工后,完成由输入逐个单一字符到输入完整单词的过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压缩包内容:
第4课 无名指、小指也争强 教学设计.doc
第2课 魔术表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在学生学过scratch的一些基本认识上进行的,魔术表演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舞台背景的搭建以及角色与造型的区分,还有每个角色互动时,等待时间的把握。
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节课Scratch的学习,学生已经对Scratch有了基本认识,能进行最基本的软件打开、程序运行的操作,对软件的界面有了基本了解,目前尚未开始进行正式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找到舞台背景搭建的位置,进行搭建。
能创建角色,了解掌握模块区里面需要用到的模块的用途。
能使角色对话时间吻合。
过程与方法:结合情景设置,任务驱动,让学生掌握角色脚本设计
通过不同阶段的任务需要,融合角色的新建及脚本复制等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与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适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提高学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角色脚本的设计思路
难点:合理适当应用脚本实现程序设计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
以“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和 “尝试法”为学习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让学生在“尝试”—模仿–创新中完成学习。
================================================
压缩包内容:
第2课 魔术表演 教学设计.doc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四册下/第1课 Scratch初体验
第1课 Scratch初体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Scratch软件,了解Scratch软件的界面和基本功能;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实践的过程中掌握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Scratch软件操作界面,体验创作乐趣。
难点:掌握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自己体验创作Scratch作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好,今天老师就满足一下大家的愿望,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但是这个游戏怎么玩?可要你自己去探索了。
有谁玩起来?请上来玩给大家看一看。
不错。是不是觉得这个游戏太简单了,想不想增加一点难度。好,下面老师就来现场修改游戏。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厉害,你们想不想也来修改一下?别着急,等你们学好了这个工具,别说修改游戏,就是自己做一个游戏也不是问题,那这到底是什么工具,怎么神奇呢?
它就是scratch!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课件出示课题)
跟老师一起读一下它的发音。
二、小组合作,探索scratch的分区功能
1、简介scratch
Scratch软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为少年儿童开发的一款简易的程序设计软件,使用它可以很方便地搭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或游戏。
2、认识Scratch的窗口分区。
================================================
压缩包内容:
第1课 scratch初体验 教学设计.doc